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首届人工智能时代的影像创作暨国际传播论坛圆满完成

来源: 发表时间: 2024-06-26

2024年6月17日上午9:30在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行政楼3楼举办首届人工智能时代的影像创作暨国际传播论坛,邀请专家有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传播学教授Stephen John Hartnett,董庆文博士,李智教授,李礼院长,张力高级顾问,北京稻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制片人李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科带头人戴箫雅,由岳继平院长介绍论坛与嘉宾。

 

9:40嘉宾与参会者合影

 

Stephen John Hartnett教授就后真相传播,虚假信息对人类的威胁进行分析和概述并且分享了2016年俄罗斯诉美国案案例的研究,最后向我们阐述了美国现在对中国的担忧。看起来真实的虚假信息只会加剧国家之间的不和,助长愤怒,助长两极分化和疏远。最后通过案例总结AI是下一个前沿,但它也只反应了现有的困境。

 

 

 

 

董庆文博士讲述了我们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挑战,适应数字时代的新闻与传媒教育。举例现在从教学到科研都在广泛使用人工智能ChatGPT,ChatGPT将全面改变人们与新技术的交往与沟通方式,使人与机器的沟通变得简单,通畅,自然。可以说ChatGPT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会产生新一轮的科学革命.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出现会改变人们的研究环境,重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

 

 

 

 

李智教授分享了AI技术在纪录片制作中的应用,分别介绍了在纪录片创作中前期的信息收集,材料组织和分类,时间码比较,字幕生成,还有后期的处理的作用。使用人工智能使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也对行业从业者有了新的要求。AIGC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未来AI将变得更善于讲故事,了解观众需求,并拥有独立思考、创新和创作的能力。也提出了对未来的担忧,如版权和伦理的探讨,真实性与道德之间的界限。

 

 

 

 

李礼院长分享了通用人工智能助力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传媒人才培养,通过阐述AIGC技术进展与智能传媒应用,AIGC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AI助力智能传媒专业发展与未来学习表明了我们与人工智能之间互利的关系,未来不是属于AI,而是属于掌握AI的新人类,人工智能是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张力高级顾问讨论了AI对非虚构影视创作的影响,人工智能以前后期创作的技术手段逐步介入到纪实类影视作品中,人工智能挑战了表面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但人工智能仍无法替代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对现象的解读,对叙事的构建,以及主题的走向,模型与灵感依然需要创作者的主观思考,对创作者还是受众来说,需求都是最大的推动力,任何需求都无法摆脱秩序的制约。

 

 

 

 

北京稻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制片人李洁讲述了人工智能如何为纪录片赋能,利用AI提高前期调研效率,在拍摄期间与后期阶段AI永远是我们的得力助手,人工智能可生成影像纪录片有了更多表达真实的途径。最后表明应与人工智能并肩共处的观点。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科带头人戴箫雅,分析了全球流媒体平台纪录片发展,通过比较流媒体与传统电视、电影收视份额,表明流媒体来势汹汹。针对我们应如何应对,应持续增加原创内容投入;不断突破身份局限,参与上游原创生产;背靠更大平台,吸引更多用户;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12:30与会嘉宾颁发客座教授聘书,此次论坛圆满结束。

 

 

文字编辑:岳继平

终审:邓扬帆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6/26 1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