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2025年6月22日,由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传媒学院主办的新媒体环境下影像创作主题论坛在第一教学楼1111教室成功举办。中国传媒大学于然教授与北京电影学院李彬教授分别担纲主讲,吸引了来自我校近150名学生的现场参与。
光影为笔,书写新媒体影像多元共生图景
在“光影新媒·万象共生———新媒体影像发展论坛”上,李彬老师以极具感染力的话语开场点燃全场:“当光影邂逅新媒体,艺术的边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外拓展。”她从影像艺术的本源“光影” 切入,深入剖析新媒体环境下影像生态的变革。通过抖音平台爆火的 AI 虚拟主播短片、B 站交互式剧情视频等鲜活案例,李彬老师指出,当下的影像创作已突破传统桎梏,形成多元共生的繁荣局面。
“从像素级光影调整到 AI 生成场景,技术正在重塑影像美学。” 李彬老师展示了某虚拟偶像演唱会的幕后制作过程 —— 动作捕捉、粒子特效与实时渲染技术的结合,让虚拟歌手在舞台上与观众实时互动,点燃现场热情。他强调,新媒体平台不仅是传播渠道,更成为影像创作的灵感源泉与技术试验场,推动着影像制作形式、风格的百花齐放。
融媒为翼,探索影像创作无界创新之路
“融媒体视界·创影无界——新媒体影像论坛”,于然老师化身”跨界创新引路人“,以 “融媒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化学反应” 为开篇,带领观众领略影像与多媒介融合的无限可能。他以亲自操盘的 “敦煌数字文旅项目” 为例,详细讲述如何将千年壁画与 VR 影像结合:“当游客戴上设备,不仅能‘触摸’斑驳的壁画纹理,还能跟随动画角色穿越到盛唐佛窟,这种沉浸式体验正是融媒影像的魅力所在。” 项目上线三个月吸引超百万游客,带动周边文创产品销售额增长 300% 的数据,更直观展现了融媒影像的商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于然老师还分享了 “影像 + 直播带货”“短视频 IP 孵化” 等实战案例,提出 “融媒影像创作需打破技术、内容与商业的边界”。他展示的多个融合文字、音频、互动技术的影像作品,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在新媒体推动下,影像创作正朝着无边界、高互动的方向飞速发展。
思想碰撞,共绘行业发展蓝图
两场论坛均设置了热烈的互动环节。现场观众与线上网友踊跃提问,从 “如何平衡影像技术创新与人文价值传递” 到 “融媒影像商业化的落地路径”,问题直指行业发展核心。李彬老师与于然老师一一耐心解答,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迸发。此外,论坛特别设置的 “新媒体影像创意工作坊” 成为一大亮点,参与者现场体验 AI 影像生成工具、虚拟拍摄设备,亲手实践跨界融合创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意成果。
本次主题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媒体影像领域的从业者、研究者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更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正如主办方负责人在闭幕致辞中所说:“光影与融媒的相遇,是艺术与技术的浪漫共舞。期待未来,我们能携手在新媒体影像这片沃土上,培育出更多创新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据悉,主办方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计划推出系列专题活动,为推动新媒体影像行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终审:邓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