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

融合产学研思路,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来源: 发表时间: 2025-05-07

 202519-20日传媒学院的冯震和孟甜老师有幸参与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2025短剧创作与运营研修班”。在短剧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专业人才的培养愈发关键。近日,在微星火产业学院的大力推动下,我院两位表演专业老师成功参与了 “2025 短剧创作与运营研修班”。​

       微星火产业学院长期深耕文化产业领域,拥有广泛且深厚的行业资源。此次,产业学院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精准捕捉到短剧创作与运营研修班的重要价值,并积极主动地与我校沟通协调,全力促成了此次教师进修机会。从前期与研修班主办方的对接洽谈,确保我院教师能够获得最优质的培训资源,到为教师们详细规划研修行程,解决诸如交通、住宿等后顾之忧,微星火产业学院都事无巨细地精心安排。​

      研修班期间,微星火产业学院还持续关注教师们的学习进展,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在其全方位推动下,我校两位教师全身心投入到研修课程中,涵盖政策解读、创意构思、剧本创作、拍摄技巧、平台运营及商业变现等丰富内容。此次宝贵经历,极大地拓宽了教师们的专业视野,为今后的教学与创作注入全新活力。在此,我们衷心感谢微星火产业学院,期待未来能继续携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在为期数日的密集学习中,我们有机会与行业内的资深专家、优秀创作者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短剧创作的最新趋势与运营策略。这次研修班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这些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搭建了一个与业界紧密联系的桥梁,让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行业发展的脉搏,进而反思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1. 产学研融合的三大启示

政策导向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国家广电总局祝燕南导师的“政策生态十维度”分析,为高校开设短剧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未来可将政策解读纳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合规性,培养“政策敏感型”创作人才。

                                                

市场需求与创意开发的融合。通过与行业专家的深入交流,我深刻体会到市场需求对短剧创作的重要性。在研修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将市场调研与创意开发相结合,确保作品既符合观众口味,又能传递深刻的主题思想。这启示我们,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意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在创作中融入个人见解,使作品更具竞争力。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互补。研修班不仅安排了丰富的理论课程,还组织了多次实操演练,让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短剧创作的各个环节。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我深刻认识到两者相辅相成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产业需求与教学内容的对接芒果TV刘娜导师的“内容运营全链路”案例,揭示了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需打破传统理论教学壁垒,引入平台运营规则、算法机制等实战内容。

双师培养赋能教学创新演王甫宁、编剧耿子祺等产业导师的“叙事结构优化”“差异化竞争”方法论,为实践教学注入鲜活案例。未来可邀请行业导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推动“产业命题+学生创作”的联动模式。

                                                           

这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行业前沿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例如,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增加与平台运营、算法机制等相关的实战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场景,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双师培养模式的推广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邀请产业导师参与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创作灵感,还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此外,产业导师的参与还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教学创新和质量提升。

在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产学研融合的机制,加强与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影视艺术人才。

、产教融合的落地实践方案

短剧创作工坊建设借鉴研修班分组实操模式,在校内设立“短剧创制工坊”,由学生组队完成从剧本开发到成片投放的全流程项目,企业导师全程参与评审。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与参训企业合作建立“短剧行业动态数据库”,整合政策文件、平台规则、商业变现案例等资源,供师生教研使用。“教学-拍摄-运营”三位一体改革将短剧项目纳入实践学分体系,优秀作品直接对接企业资源进行商业化孵化,形成“课堂学理论—片场练技能—市场验成果”的闭环。

另外,我们还可以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和锻炼。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开发实践课程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同时,企业也可以从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实现双赢的局面。

                                                        

赋能教学的新起点本次研修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教育思维的革新。短剧作为新兴媒介形态,其“短平快”的特性与高校实践教学高度契合。未来将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培养兼具创意能力与商业思维的应用型人才,助力中国短剧产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计划短剧创作纳入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制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短剧创作的全流程。同时,我们还将引入行业前沿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与业界的联系,邀请行业专家进校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相信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短剧创作人才,为中国短剧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5 15:05:22